何为人才?看华中学院的王钧灿院长如何解读

2017-09-13 19:45:50 本站 104


 当今社会,有人沽名钓誉、追名逐利,也有人埋头苦干、实在做事。21世纪,我们最缺的就是能实在做事的人才。


如何成为人才?



百度百科对于人才的解释是: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而西安华中科技技师学院就培育出很多这样的人才:


图片

郭社星

1983年毕业于西安华中科技技师学院的郭社星同学,曾是连学费都缴不起的初中生,1993年创办洛阳兴旺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拥有亿万资产的优秀企业家;

图片

吴福顺

1986年毕业于西安华中科技技师学院的吴福顺同学,曾是高考落榜生,1998年创办乌鲁木齐安利达印刷公司,固定资产已过亿万。

图片

王新超

河南省禹州市朱阁乡沙陀村人。1993年来到西安华中科技学院学习烹饪专业,毕业后分配到咸阳大酒店上班,后被黄鹤楼大酒店聘为厨师长,2005年,用自己攒下的钱在西安大明宫建材市场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建材店,现在拥有两个连锁店,目前是中华明珠漆的陕西总代理,年收入100万以上


......


  无数莘莘学子在西安华中科技技师学院成为人才,追根溯源问其成功历程?他们说华中学院不但给予了过硬的技术,更赐予了成功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


  对于人才,西安华中科技技师学院的王钧灿王院长也有自己的看法:


  专业的技能知识是成为人才的基础,但同时也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身体素质。人才,首先要成人,其次再追求成才的目标。



王钧灿

  河南省禹州市人,终身酷爱教育事业.1979年王钧灿院长凭着一颗执着的心成功创办全国第一所技术学校——郑州利民油漆学校。他亲手编写的《家具烫雕工艺》被陕西科技出版社出版。2002年9月获得了“陕西省百名风云人物”;2003年3月世纪大采风“中华优秀人物”, 


  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曾受到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与鼓励; 2006年被中国国际教育家协会授予“优秀教育专家”荣誉称号; 2009年被中国青少年国学研究会聘为首批全国国学素质教育坐客教授。西安晚报、陕西日报、陕西电视台,陕西人民广播电台等几十家媒体单位多次报道了王钧灿院长的先进事迹。


  多年来,王钧灿院长根据自己的教学、办学经验以及各个时期学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的选印了《三字经》、《弟子规》、《二十四孝》等传统文化读本,并亲自撰写了《学生就业手册》、《浅淡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吃亏是福》、《心存感恩》、《百善孝为先》、《远离电子毒品》等道德素质教育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深得家长和学生的好评。通过素质使毕业学生就业成功率达到了98%以上,半数以上成为管理干部。



  滴滴汗水,诚滋桃李满天下;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洲。


  “面对不同的生活层次,你的道德品质和身体素质达到哪个层次,你的事业就有可能干到哪个层次”。办学三十年来,王钧灿院长用他的座右铭影响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成功为社会培养了数万名高素质技术人才,其中,亿万富翁十余名,年收入过百万的数千名,年收入过十万元的毕业学员比比皆是......


  西安华中科技技师学院预祝所有学子都在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真真正正的人才!


华中技师学院

西安华中科技技师学院学院,震撼人心的素质教育,培养亿万富翁、百万富翁、干部最多的学校,百善孝为先,特殊的素质教育,成就的人才,来华中技师学院,提高综合素质,无私奉献,年薪十万、百万不是梦,改变命运期待您的眼光!